? ? 相比鰓足蟲卵(黃色),Astrangia poculata珊瑚蟲更喜歡進食微塑料珠(藍色),這些微塑料珠有可能成為新型細菌的載體。
科學家們首次發(fā)現(xiàn)某些野生珊瑚以塑料垃圾為食。更糟糕的是,珊瑚們似乎更喜歡那些“微塑料”而不是天然食物,即使塑料中含有可導致其死亡的細菌。
新研究發(fā)表于《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上,該研究主要以一種溫帶珊瑚為研究對象,這種珊瑚形成的小群落跟人的拳頭差不多。不過,研究人員稱,新發(fā)現(xiàn)表明更常見的熱帶造礁珊瑚可能也在攝入微塑料,并受其傷害。微塑料是直徑小于0.5厘米的塑料垃圾。
新的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從高聳的山峰到最深的海溝,自然環(huán)境中的微塑料無處不在。科學家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許多生物都以微塑料為食。人類也通過被污染的水和食物攝入微塑料。
這項新研究由波士頓大學珊瑚生物學者Randi Rotjan領導,當她最初剛研究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時,沒想到會把重點放在塑料上。她對研究珊瑚很興奮,就像她說的那樣,這類研究就是和自然進行對話。
“塑料不斷打斷我們的對話,很難將其忽視,”Rotjan說?!斑x擇了要研究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然后再挑選要研究的生物體,有非常大的可能性發(fā)現(xiàn)微塑料。”
比垃圾食品更糟糕
Rotjan和同事收集了4個野生Astrangia poculata珊瑚群落。Astrangia poculata是一種小型珊瑚,棲息于從馬薩諸塞州到墨西哥灣的美國大西洋近海海域。他們將研究地點定在羅德島近海區(qū)域,因為那里離城市環(huán)境很近:普羅維登斯距離這里僅38公里,因此海水很有可能被塑料污染。
在實驗室里,研究人員切開單個的珊瑚蟲,然后計算其中所含微塑料的數(shù)量。他們在每個珊瑚蟲體內發(fā)現(xiàn)了100多個微塑料纖維。雖然這是研究者首次在野生珊瑚體內發(fā)現(xiàn)微塑料,但此前的研究已經(jīng)表明,在實驗室環(huán)境下,這種珊瑚會進食塑料。
研究團隊還進行了實驗室實驗。他們向實驗室培養(yǎng)的珊瑚蟲提供了熒光藍色的微珠以及其天然食物鰓足蟲卵(針頭大?。?。微珠是一種微塑料,直到最近才被用于肥皂、化妝品和藥物。
每個珊瑚蟲所進食的微珠數(shù)量幾乎都是鰓足蟲卵的兩倍。當這些珊瑚蟲的胃里裝滿了沒有營養(yǎng)價值的微珠后,就徹底不吃鰓足蟲卵了。
新研究的共同作者、加州圣迭戈太平洋海軍信息戰(zhàn)中心的科學家Jessica Carilli說:“研究結果令我十分震驚。這些珊瑚并不是被動地吃掉可以觸及的漂浮微?!恍业氖牵麄兏矚g塑料而不是真正的食物?!?/p>
2015年,美國政府曾禁止使用微珠,但這項禁令直到一年多以前才開始生效。和其他塑料一樣,微珠可存留于環(huán)境中,并對珊瑚構成長達數(shù)百年的威脅。
病菌載體
在另一項飼養(yǎng)實驗中,研究人員將微珠放入海水中,并用一層薄薄的細菌生物膜將其覆蓋起來。研究的共同作者、羅杰威廉姆斯大學的珊瑚微生物學者Koty Sharp解釋說,在海洋中,大多數(shù)微塑料都可能被細菌覆蓋。研究人員將含有常見的腸道細菌——大腸桿菌的生物膜覆蓋在微珠上,并將大腸桿菌染成熒光綠色,以便于追蹤。
在攝入微珠48小時后,珊瑚蟲會把它們吐出來。不過,即使吐出之后,發(fā)光的大腸桿菌仍然留在珊瑚的消化腔內。所有進食了含有大腸桿菌的微珠的珊瑚蟲都在兩周內死亡。
“這是研究中最有趣的部分,之前從沒有人研究過這種病原體載體,”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的生態(tài)學者Joleah Lamb說,她沒有參與新研究。Lamb調查了數(shù)百個珊瑚礁,記錄了大型塑料垃圾造成的疾病和污染。去年,她的一篇發(fā)表于《科學》雜志的研究發(fā)現(xiàn),塑料與珊瑚接觸后,珊瑚的疾病增加了20倍。
雖然大腸桿菌在海洋中并不常見,但許多其他微生物卻很常見,而且它們似乎集中在微塑料的表面。研究人員稱,新型細菌或有害細菌會搭乘垃圾碎片穿越海洋,進而可能導致珊瑚生病。
其他珊瑚可能不會對微珠或其攜帶的細菌做出同樣的反應。到目前為止,Rotjan的團隊只研究了一種珊瑚。不過,她說,早期研究結果非常令人擔憂。
“我對人類在海洋中造成的混亂感到恐懼,但這或許是刺激我們清理海洋的原因之一,” Rotjan說。
【可悲可嘆!珊瑚竟然喜歡吃塑料垃圾!】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