鋦瓷的三種方法:鑲嵌、鋦釘、全口
撰文、攝影:徐劍鋒(酣眠)
記非遺鋦瓷
鋦瓷,是一門古老的民間手藝,早在《清明上河圖》里就有街邊“鋦瓷”的場景描繪。用一句話來介紹“鋦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訂書釘一樣的金屬“鋦子”,再修復(fù)起來的技術(shù)。
對于過去的中國人來說,瓷器并不僅意味著生活器皿,還寄托著人文情懷。
清朝時期,“鋦瓷”技術(shù)開始分化為兩大類,一類叫做“行活”,也叫粗活,純?yōu)槊耖g生活用品為主的鋦瓷修復(fù)粗活,通常被稱作鋦盆、鋦碗、鋦大缸的錮爐匠,所用的工具金剛鉆、鋦釘都比較大、粗糙、單一、是清一色的鐵釘。
獨一無二的荷葉鑲嵌
而另一類則是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專為達官、王爺、貴族、八旗子弟們享樂而服務(wù)的鋦瓷細活,即“當活”,也叫秀活。所用的工具金剛鉆小巧精致,鋦釘完全用民間絕活鍛銅工藝加工而成,美妙絕倫,有花釘、素釘、金釘、銀釘、銅釘、豆釘、米釘、砂釘?shù)鹊?,“秀活”也逐漸成為古董古玩行里風格特異,藝術(shù)魅力獨特的一門絕活技藝。
【鋦瓷 | 這手藝居然能把碎掉的瓷器升華為另一種藝術(shù)品!】相關(guān)文章:
★ 高考地理熱點知識
★ 流星雨奇觀排名
★ 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 我國“嫦娥二號”衛(wèi)星將于2010年發(fā)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