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爾塔的巖石畫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阿爾塔的巖石畫,位于挪威北部的馬克郡。
阿爾塔的巖石畫,是歐洲最北端的摩崖刻畫。它分布在5000米長的臨海斜坡上,共有45處。巖石畫形成于公元前4200年前500年之間。作者用石頭或獸角制作的工具,先在花崗巖的表面雕刻出輪廓線,然后涂上染料,也有一些畫直接雕刻在巖石中。
阿爾塔的巖石畫內(nèi)容十分豐富,有人物、動物、幾何圖形等,還有許多狩獵的場面。這些圖畫都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如船象征海上的危險,魚象征漁業(yè)豐收,人的形象則被認為是消滅敵人的咒符。有一個奇妙的腳印在巖石畫上反復出現(xiàn),它象征什么,到現(xiàn)在仍然是一個謎。
通過對阿爾塔巖石畫的研究,人們能了解史前時期北極邊緣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情況。
【阿爾塔的巖石畫(挪威遺產(chǎn))】相關文章:
★ 高考地理備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