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科爾多瓦歷史地區(qū)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科爾多瓦歷史地區(qū),位于西班牙的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城臨近瓜達爾基維爾河。公元前,羅馬人在這里建立了城市。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占領了科爾多瓦城。
公元10世紀,科爾多瓦進入鼎盛期,成為伊斯蘭世界中著名的大都市。 1236年,基督教王國收復科爾多瓦,對阿拉伯建筑進行改造。又增添了一些建筑。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歷史地區(qū),主要是指自公元8世紀以來有阿拉伯文化色彩的建筑,以及反映猶太教、基督教文化的建筑。 大清真寺是科爾多瓦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占地2.34萬平方米,分庭院和寺院兩大部分。
大清真寺始建于公元785年,后來又幾經(jīng)擴建、改建,工程持續(xù)了幾百年?;浇掏鯂諒涂茽柖嗤吆?,大清真寺內修建了一座哥特式的教堂,但大清真寺仍然基本保留了伊斯蘭建筑的風貌。大清真寺中有多達17排的立柱,柱子的上半部都用相同的圖案裝飾。 哈里發(fā)王宮建于公元10世紀,坐落在科爾多瓦西南郊.建筑分三層,上層是王宮,中間是附屬建筑和小清真寺,下層是花園。 羅馬橋在科爾多瓦東南部,有16ZL,長238米,橫跨瓜達爾基維爾河,橋的一端還修筑了高大的橋頭堡。
【科爾多瓦歷史地區(qū)(西班牙)】相關文章:
★ 天地撞擊的證據(jù)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史前小行星殘片
★ 美指責俄羅斯衛(wèi)星失控造成兩國衛(wèi)星相撞
★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年輕版地球 極有可能存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