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最新研究發(fā)現,地球內核的溫度大約比之前測量的高1000攝氏度,從而較好地解釋地球如何產生磁場。
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地球內核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與地幔層存在巨大溫差,這將有助于解釋磁場是如何形成的
一支科學家研究小組在實驗室高精度地測量了鐵的熔點,之后提取該結果來計算地球內核和外核交界區(qū)域的溫度,結果顯示溫度達到6000攝氏度,近似于太陽表面的溫度。
這種地球內部物質的溫差特征有助于解釋地球如何產生磁場。地球的固體內核被一個液體外核包裹著,在外側又被固體地幔層包裹著,從而在內核和地幔層之間形成1500攝氏度的溫差,從而刺激“熱量運動”,伴隨著地球的旋轉產生磁場。
之前測試的地球內核溫度并未證實具有如此大的溫差,使研究人員迷惑了近二十年。目前,這項最新研究結果發(fā)表在4月26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
該實驗采用了最新X射線技術,比之前的測量速度更快。在實驗室壓縮鐵樣本可持續(xù)幾秒時間,很難測定之前實驗室是否鐵樣本仍處于固態(tài),或者是否已開始熔化。這項技術采用了衍射方法,當X射線或者其它形式的光線轟擊障礙物,光線將在障礙物周圍彎曲??茖W家釋放X射線束至鐵樣本,并觀測“加熱”信號,這是一個漫射環(huán)狀結構,能夠準確地顯示溫度值。
實驗結果顯示,在地球海平面壓力220萬倍狀態(tài)下,鐵熔點達到4800攝氏度?;跍y量值進行推算,科學家評估地球內核和外核交界區(qū)域壓力值在大氣壓330萬倍狀態(tài)下,溫度達到6000攝氏度。
【最新測量表明:地核可達太陽表面溫度】相關文章:
★ 世界水溫最高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