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海洋地理學家劉恩蘭教授
在中國近代科學家史冊里,劉恩蘭絕對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自然地理女博士,第一位實地考察北美及歐亞大陸社會、地理和自然環(huán)境的女科學家,是中國現(xiàn)代地球科學特別是海洋地理學的創(chuàng)始者之一。遺憾的是,她本人沒有為自己輝煌的人生留下回憶文字,而史學界對其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也毫無研究,不僅歷史檔案和翔實史料一片空白,甚至連一張清晰的正面照片都無處可尋。為這樣一位科學家立傳,筆者面臨難以逾越的困難,在多年搜尋只字片語和采訪知情人的基礎上,只能寫出如下描述她人生幾個片段的小傳。
一、聰穎的鄉(xiāng)下女孩
清末的山東省登州文會館是美國傳教士辦的教會學校,因為辦學有方,培養(yǎng)出很多人才而名噪一時。在狂熱的義和團運動中該校遭到拳民的破壞,1904年,登州文會館南遷濰縣,與英國教會辦的廣德書院合并,成立廣文大學,是山東省最早的大學。安丘人劉光照畢業(yè)于登州文會館后,在廣文大學任教,后來他在安丘創(chuàng)辦了德育中學,以及女子小學,成為安丘一帶有名的民間教育家。
1904年4月,春風把山東的群山染上斑駁的綠色,劉光照妻子在安丘老家石山子村產(chǎn)下一女嬰,孩子瘦小羸弱,哭聲從茅屋里傳出來。祖父忙打聽是男是女,一聽說兒媳生了個丫頭片子,立時陰沉著臉,盤腿坐在炕上一聲不吭。劉光照是位博學多識、思想新潮的讀書人,自然對老父親重男輕女的陳腐思想不以為然,他為女兒取名恩蘭,決心讓女兒接受最好的啟蒙教育。
小恩蘭兩歲時,患了一場大病。祖父嫌棄女孩子,嘮嘮叨叨吩咐兒媳婦,用不著費心思照護,聽天由命吧。劉光照悄悄殺了一只母雞,讓妻子熬湯喂小恩蘭。慢慢的小恩蘭病好了,身體也強健起來。小恩蘭懂事以后,得知這段往事,深受刺激,從此心中萌生婦女要自立自強,長大要為婦女爭口氣的思想。
為了讓女兒擺脫老家貧瘠的山溝和爺爺?shù)陌籽?,盡早接受教育,劉光照便把恩蘭帶在身邊。在廣文大學授課之余常常將女兒抱在膝上,教她識字,讀書,學英語,背唐詩宋詞。有時還會給女兒講些八仙過海、哪吒鬧海等神話故事。小恩蘭瞪大雙眼,幼小的心靈上產(chǎn)生了對大海的迷戀。父親很快就發(fā)現(xiàn),女兒一教就會,聰穎過人,且有強烈的求知欲,劉光照確信女兒將來定能成大器。
1919年,劉光照把15歲的劉恩蘭送到南京考學。一個穿著樸素、滿口山東話的鄉(xiāng)下小姑娘,從來不曾按部就班上過學堂,敢去報考南京有名的匯文女子中學,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高中二年級的插班生,讓城里富庶人家的小姐們刮目相看。劉恩蘭僅用一年半的時光,就讀完了高中三年的全部課程。畢業(yè)之后,她想學醫(yī),考取了北京協(xié)和女子大學。但是該校規(guī)定,新生必須先讀兩年預科,方能升入本科。劉恩蘭覺得太浪費時間了,于是轉(zhuǎn)而考入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南京金陵女子大學。
1925年,劉恩蘭在金陵女子大學畢業(yè)時,剛滿21歲。為了贍養(yǎng)多病的父親,資助弟妹們上學,她不得不放棄繼續(xù)深造學習醫(yī)學的打算。一個初出茅廬的女青年,開始在金陵女大附中登臺任教。不久,她又因為品學兼優(yōu)被聘為附中教導主任。
二、留學美國和考察北美西歐
金陵女大校方規(guī)定,執(zhí)教6年的教員,便可申請去美國留學。劉恩蘭是女大教員中的佼佼者,頗得吳貽芳校長的青睞,1929年,學校送她到美國克拉克大學留學。當這個體型瘦弱的黃皮膚姑娘一出現(xiàn)在馬薩諸塞州克拉克大學的校園里,立時成為這所小型貴族學校師生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然而,中國姑娘劉恩蘭始終高昂著頭,在白人的海洋里保持著東方人的尊嚴。
劉恩蘭挑選了“自然地理”專業(yè),師從曾是竺可楨導師的布魯京斯教授。從此,巍巍的高山、滔滔的江河、茫茫的原野、浩瀚的海洋、萬里長空中變幻莫測的氣象,都成為她的研究對象。她如饑似渴地攻讀學業(yè),其吃苦耐勞、孜孜不倦的鉆研精神,其深刻的感悟力和驚人的記憶力,贏得了導師和白人同學的一致好評。 在異國他鄉(xiāng),劉恩蘭經(jīng)過三年刻苦攻讀,寫成長達400頁的論文,1931年她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
從克拉克大學畢業(yè)后,劉恩蘭又到芝加哥大學深造半年。臨離校時,校方問她要什么禮物。她毫不猶豫地提出,不從太平洋直接返回中國,要求途經(jīng)北美、游歷歐洲,作科學考察。校方驚訝不已,最后欣然出資,答應了這一令人贊嘆的請求。
劉恩蘭與女友結(jié)伴,由美國到達加拿大的魁北克,然后橫渡大西洋,經(jīng)地中海入法國,開始她的歐洲大陸科學考察。離開法國后,依次是比利時、盧森堡、德國、荷蘭,渡北海到挪威、瑞典。一次在挪威考察冰川,她和女友正在全神貫注地觀察、分析,這時山上突然發(fā)生崩塌,巨大的石塊順著陡峭的山坡直沖下來。然而,她們竟一點也沒有察覺。一群正在剪修樹枝的當?shù)貗D女,見此情景,便齊聲向她們吶喊。她們被喊聲驚動,這才發(fā)現(xiàn)大禍自天而降,兩人急閃身躲避,巨石擦身而過,嚇出一身冷汗。事隔半個世紀之后,劉恩蘭還深情地感激說:“是善良的挪威婦女救了我們!”。
離開北歐,劉恩蘭再東渡波羅的海到波蘭,最后橫穿蘇聯(lián)全境,入邊陲小鎮(zhèn)滿洲里回到祖國。
一個27歲的中國山東姑娘,不畏艱難險阻,跋山涉水,創(chuàng)造了這一后人難以企及的地理考察記錄,表現(xiàn)了一個地理學家為科學獻身的大無畏精神,她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環(huán)球考察北美及歐亞社會地理、自然環(huán)境、風土人情的女地理學家
1933年回國后,劉恩蘭和同事們一起,在金陵女子大學創(chuàng)辦了地理系,她擔任了第一屆系主任,親自為學生講授地理、地質(zhì)和氣象課程。她參加了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創(chuàng)建的中國科學社,并同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一起創(chuàng)建中國地理學會、中國氣象學會。
【海洋地理學家-劉恩蘭】相關文章:
★ 巧過地理識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