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日韩免费影视,欧美中文网,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视频一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資    源
  • 資    源
  • 文    章
  • 地    圖

當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網(wǎng) >地理學習 >學習資料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一)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一)
查字典地理網(wǎng) 來源|2017-03-02 發(fā)表|教學分類:學習資源

地理學習

學習資料

1、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東半球。

2、我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我國領土的四個端點: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是曾母暗沙,最東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最西是帕米爾高原。

4、我國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5、渤海和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

6、我國現(xiàn)行的行政區(qū)劃基本上劃分為省、縣、鎮(zhèn)三級。

7、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

8、北回歸線自東向西穿過的省級行政單位依次是(填簡稱)臺、粵、桂、云。

9、根據(jù)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約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的21.2% 。

10、我國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是河南,人口最少的是澳門。

11、黑河、騰沖一線是我國的人口地理分界線。

12、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最主要的特點是東部地區(qū)人口多,西部地區(qū)人口少。

13、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shù)量,提高人口的質量是我國最基本的人口政策。

14、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0.6% ,少數(shù)民族僅占9.4% 。

15、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16、我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相互交錯居住。

17、我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

18、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的習俗,潑水節(jié)是傣族的習俗。

19、我國地勢的主要特點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0、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有三列:靠北的一列是天山和陰山;中間的一列是昆侖山和秦嶺;靠南的一列是南嶺。

21、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2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

23、溝壑縱橫是黃土高原的地表特點。

24、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

25、柴達木盆地素有“聚寶盆”之稱,它位于第一階梯。

26、我國最大的平原是東北平原,該平原黑土面積廣大。

27、太行山西側和東側的地形區(qū)分別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巫山西側和東側的地形區(qū)分別是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28、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是: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29、中國降水量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是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0、從降水的時間分配來看,我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冬春季節(jié)雨水比較少。

31、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32、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和岡底斯山。

33、由于我國大陸面積廣闊,西部伸入亞洲內陸,因此我國的氣候也有很強的大陸性特征。

34、干旱是對我國農業(yè)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35、我國的特殊天氣主要有寒潮、梅雨、臺風、沙塵暴等。

36、我國的“雨極”在臺灣省的東北部,叫火燒寮。

37、湖南所屬的溫度帶是亞熱帶,所屬的干濕地區(qū)是濕潤地區(qū),所屬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38、我國1月和7月平均氣溫最低的區(qū)域分別是黑龍江北部和青藏高原。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一)】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晨昏線的判讀技巧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人口與城市)

談中國地理的復習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地理環(huán)境)

高考地理復習:考前須弄清的地理概念

高中地理太陽高度計算之陳氏三定律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地球運動專題)

高中地理復習需要注意的四個重點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高考地理全國Ⅰ卷分析

最新地理學習資料
熱門地理學習資料
精品推廣
隨機推薦地理學習資料
學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