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60分鐘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 (下列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前的代號對應填入下面的表格內,選對一個得2分,共50分。)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聽到這首《亞洲雄風》歌曲,我們的腦海中會涌現出一副亞洲壯麗山河的畫卷。據此回答1、2題。
1.“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頭”,那么這座“山”是指()
A.天山B.阿爾卑斯山C.昆侖山D.珠穆朗瑪峰
2.“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是說亞洲的河流眾多,奔流不息。下面關于亞洲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都流向太平洋
B.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都流向周邊的海洋
C.亞洲第一長河是長江
D.“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指亞洲的河流都向東流向大海
3.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
①跨緯度最廣②跨經度最廣③周圍被大面積海洋包圍④東西距離最長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玲玲在復習時把各大洲的地形資料混淆在一起,請你幫她找出不是亞洲的地形資()
A.地勢起伏大,高低懸殊B.地形以平原為主
C.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D.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5.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A.蘇伊士運河B.土耳其海峽C.巴拿馬運河D.白令海峽
6.人們按方位把亞洲分為6個地區(qū),其中我國位于哪個地區(qū)()
A.南亞B.西亞C.東亞D.中亞
7.亞洲受夏季風的影響明顯,易發(fā)生旱澇災害,其頻繁多發(fā)的地區(qū)主要是()。
A.亞洲東部和西部B.亞洲東部和南部
C.亞洲中部和南部D.亞洲東部和北部
8.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fā)祥地的共同特征是()
A.都位于熱帶地區(qū)B.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區(qū)
C.都位于溫帶地區(qū)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qū)
9.下列各地區(qū)的區(qū)域文化與當地自然條件或民族習俗組合正確的是()
A.也門的住房大多是平頂──氣候濕熱的自然條件
B.孟加拉人以船為交通工具──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C.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克人多住高腳屋──多地震
D.沙特貝都因人居住帳篷,身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高緯度地區(qū),氣候嚴寒
10.青藏高原夏季氣溫比長江中下游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緯度位置的影響B(tài).海拔高低的影響
C.海陸位置的影響D.河流多少的影響
11.亞洲南部的冬季風和夏季風分別來自()
A.亞歐大陸和太平洋B.亞歐大陸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北冰洋D.非洲大陸和大西洋
12.下列國家中屬于東亞,且是在發(fā)展出口加工型工業(yè)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是()
A.新加坡B.韓國C.朝鮮D.印度
13.以下各國中,第三產業(yè)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日本B.韓國C.緬甸D.泰國
14.考察團到達日本首都東京時正值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旅游團成員們提出了希望游覽象征日本的旅游勝地。這個旅游勝地是()
A.泰山B.富士山C.黃山D.金剛山
15.日本經濟的脆弱性表現在()
A.經濟增長過快,出現泡沫經濟B.勞動技術高,但數量少
C.工業(yè)十分發(fā)達,農業(yè)卻比較落后D.原料靠進口,工業(yè)產品靠出口
16.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日本文化深受中國影響,突出表現在()
A.語言和文字方面B.建筑和文字方面
C.語言和建筑方面D.文字和農業(yè)技術方面
17.從“亞洲氣候類型圖”上看,日本的氣候類型主要是()
A.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D.高原山地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
18.日本主要的經濟模式是()
A.以出口農產、礦產等初級產品為主B.發(fā)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C.單一的產品經濟D.以捕魚業(yè)為主
19.“泰國黑米、香米……”這些稻米相信大家都嘗過,它們以其優(yōu)良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不僅泰國,而且越南、緬甸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原因之一:這里有適宜水稻生長的氣候條件()
A.高溫多雨的氣候B.炎熱干燥的氣候
C.溫和多雨的氣候D.寒冷干燥的氣候
20.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是()?
A.多盆地地形B.海拔較高,以高原為主
C.地勢平坦,起伏不大D.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讀“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圖,回答21—22題
21.在人口過億的國家中,全部屬于亞洲的一組是 ()
A.印度、美國、日本
B.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
C.中國、巴西、尼日利亞
D.俄羅斯、印度、韓國
22.造成世界特別是亞洲環(huán)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過多B.資源短缺C.經濟落后D.生態(tài)平衡破壞
23.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在()
A.東亞B.東南亞C.北美D.西歐
24.小明的爸爸從東南亞采購了一船貨物回國,入關時報貨單的貨物名稱可能有()
A.椰棗、鐵礦石B.羊毛、小麥C.油棕、橡膠D.棉布、服裝
25.暑假期間,張力和父母一起赴東南亞旅游。有關他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與事實不符的是()
A.在馬來西亞,汽車一直奔馳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
B.在新加坡能見到很多中國餐館
C.泰國有大面積的橡膠種植園
D.印度尼西亞幾乎每天午后都下雨
請將選擇題的答案填寫在下表中: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號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綜合題(共50分)
26.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16分)
(1)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半島:AD
群島:C
河流:MN
海洋:L洋 Y洋 W洋
湖泊:P____________高原:E平原:G山脈:H
(2)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S是山脈、烏拉爾河、湖泊P、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中考資
(3)小明通過讀圖判斷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他判斷的依據可能是。
(4)甲島嶼地震頻繁,其原因主要是。
27.讀“亞洲氣候圖”,回答:(16分)
(1)全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約有11種,僅亞洲就有9種,這說明亞洲的氣候具有___的特點;亞洲位于_______大陸的東部,洋的西岸,海陸差異十分明顯,導致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qū)具有顯著的氣候特征;內陸廣大,遠離海洋,還具有分布廣的特點。
(2)亞洲各種氣候類型中,影響范圍最大的是氣候;降水最多的是氣候。(填寫序號及名稱)
(3)亞洲缺失的氣候類型是氣候和氣候。
(4)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氣候類型有、、。
(5)右圖中孟買所處緯度位置較(高、低),屬于(熱帶、溫帶、寒帶)氣候。
(6)圖中各月的降水分配(填“是”或“不”)均勻。結合降水量、氣溫變化特點,它最可能是上圖①~⑨中的哪一個氣候類型:(填序號)。
28.讀日本略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稱:
海洋:AB
島嶼:CD
隔海相望的國家:E
(2)日本工業(yè)主要分布在和沿岸的狹長地帶。這
樣分布的原因是。
(3)近年來,日本加快擴大海外投資,你認為日本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
29.讀“東南亞地圖”,回答下列各題:(8分)
(1)東南亞主要包括和馬來群島兩部分。
(2) 圖中A處為著名的海峽,它位于馬來半島和之間,是連接太平洋與洋的海上通道。
(3) 圖中的航線①從我國沿海出發(fā),經過該海峽后,向西往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運河,可到達地中海(B處)。
(4)把A海峽稱之為“海上生命線”的國家是,原因是該國所需的大量(礦產)要從沿岸國家沿航線②經A海峽運送。
七年級地理階段性評估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二、綜合題(共50分)
26.(每空1分,共16分)
(1)A.阿拉伯半島D.印度半島C.馬來群島 M. 葉尼塞河 N. 長江L.北冰 Y.印度W.太平洋P.里海E.青藏高原G.西西伯利亞平原H.喜馬拉雅山
(2)烏拉爾大高加索
(3)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
(4)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27.(每空1分,共16分)
(1)復雜多樣 亞歐 太平季風大陸性氣候
(2)⑧溫帶大陸性④熱帶雨林
(3)溫帶海洋性熱帶草原
(4)亞熱帶、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5)低熱帶(6)不⑤
28.(每空1分,共10分)
(1)日本海太平洋 本州島九州島韓國
(2)太平洋沿岸瀨戶內海
沿海多優(yōu)良港灣,航運便利,便于進口原料、燃料,出口工業(yè)產品(2分)
(3)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帶污染嚴重,以及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緊張等原因。
29.(每空1分,共8分)
(1)中南半島
(2)馬六甲蘇門答臘島印度
(3)蘇伊士
(4)日本石油波斯灣
【七年級地理階段性評估試題】相關文章:
★ 中國地理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