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號 | 一 | 二 | 三 | 總分 |
得分 | ? | ? | ? | ? |
評卷人 | ? | ? | ? |
一、單項選擇題(所選答案必須填在下表中,每小題2分,共50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號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當你在一個城市旅游時,你應選擇下列哪一種地圖作為導游圖( )
A.中國地圖B.世界地圖
C.1∶100000000的地圖D.1∶100000的地圖
2.關于在地圖上識別方向的一些敘述,正確的是()
A.經線指示東西,緯線指示南北
B.面對地圖,通常是“上北下南,左東右西”
C.一個人站在北極,他的四面都是北方
D.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指向標箭頭指示北方
3.下面兩幅圖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25000000B.1∶6700000
C.1∶2500000D.1∶980000
4.有地圖指向標的地圖,其指向標的箭頭指示的方向一般為()
A.東向B.南向C. 西向D. 北向
5.經過測算,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A.6357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
6.地球赤道周長約()
A. 5.1萬千米B. 6.37萬千米C. 4萬千米D. 3.2萬千米
7.下列地點中,其位置符合東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是()
A.165°E,20°NB.21°W,5°N
C.15°W,25°SD.15°W,25°N
8.關于緯線的說法,錯誤的是()
A.緯度越高,緯線越短
B.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C.緯線是與經線垂直相交的整圓
D.任何一條緯線圈,都能把地球分為兩個半球
9.習慣上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A.0°經線和180°經線B.20°E,160°W
C.0°經線和0°緯線D.20°W,160°E
10.在同一緯度地區(qū),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偏西的地點()
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
C.時刻晚一些D.時刻相同
11.按面積大小順序排列大洲,正確的是()
A.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B.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C.亞洲、南極洲、南美洲、大洋洲D.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12.黃山比泰山垂直距離高出349米,這是指 ()
A.黃山的海拔B.黃山對于泰山的相對高度
C.泰山的海拔D.一般高度
13.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 )
A.板塊內部B.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
C.環(huán)大西洋沿岸D.海洋與陸地的交界處
14.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塊是()
A.印度洋板塊B.太平洋板塊C.南極洲板塊D.美洲板塊
15.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A. 青藏高原B.巴西高原C. 德干高原D.南非高原
16.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A.大洋洲B.非洲C.南美洲D.南極洲
17.在寒冷的南極大陸發(fā)現(xiàn)有煤層,這可以用什么原理解釋?()
A.地質力學B.大陸漂移學說
C.板塊構造學說D.海底擴張學說
18.全球大致劃分為()
A.四大板塊B.七大板塊C.五大板塊D.六大板塊
19.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一般表示()
A.海拔較高的山地B.深度較大的海洋
C.海拔較低的平原D.深度較小的大陸架
20.珠穆朗瑪峰不斷升高的原因是()
A.印度洋板塊擠入亞歐板塊下方,板塊碰撞所致
B.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結合在一起
C.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碰撞所致
D.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
21.欲建一座房子,使它的四周窗戶都朝北,這座房子應建在()
A.北極上B.赤道上C.南極上D.0°經線上
22.下列關于全球海陸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表面79%是海洋,21%是陸地
B.在陸半球的一側,陸地的面積大于海洋的面積
C.東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于西半球
D.南極地區(qū)是海洋,北極地區(qū)是陸地
23.陸地上五種地形中海拔高、地面起伏大的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盆地D.丘陵
24.在下面A、B、C、D四幅圖中,哪一幅圖中的地點位置同時符合①東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緯度,④在我國境內四個條件? ()
25.讀兩幅等高線地形圖判斷()
A.甲圖反映的實際范圍比乙圖大B.乙圖反映的實際范圍比甲圖大
C.EF處的坡度比E′F′處大D.E′F′的坡度比EF處大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1分)
1.地圖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圖例、注記等。
2.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世界最大的島嶼是。
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________。
4.地球的自轉產生了________,地球的公轉產生了_______。
5.地球表面廣大的陸地為_______,面積較小的陸地為_______。
6.大陸漂移假說是由德國科學家_________提出來的。
三、綜合題(每空1.5分,共39分)
1.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
圖中有甲、乙兩地位于不同的兩座小山上,請判斷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A點的高度大約是____________,攀登乙山從______(B或C)坡度較緩,如果圖中D、E表示的是河流,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量算甲、乙兩地的水平距離大約是________千米。
2.讀東西半球圖,完成下列各題。
⑴請將圖中數(shù)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稱填寫在相應橫線上。
①②③④
⑤⑥⑦
⑵請將圖中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稱填寫在相應橫線上。
A.B.C.D.
⑶七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是。
⑷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_________,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_________。
⑸由三個大洋包圍的大洲是_________,由三個大洲包圍的大洋是________。
⑹按南、北半球來說,海洋面積大多分布在半球。
⑺①和②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③和⑤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中測試卷】相關文章:
★ 高中自然地理生物群落與生態(tài)系統(tǒng)名詞解釋
★ 高考地理熱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