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旅游資源
學習目標 |
學習本節(jié)內容后,你應能 |
1.簡述旅游資源的內涵,運用資料說明旅游資源的多樣性。 2.比較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的區(qū)別。 |
掌握以下要點 1.理解旅游資源的內涵和特性。 2.區(qū)別旅游資源的不同類型。 探究以下問題 1.什么是旅游資源? 2.如何區(qū)別不同類型的旅游資源? |
一、旅游資源的定義
1.定義
指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__________并實施__________的事物與因素。
2.組成
既包括______的資源,如__________,也包括______的資源,如__________。
3.相對性
旅游活動的________和________,決定了旅游資源的相對性。
預習交流
凡是能吸引旅游者的事物和因素都是旅游資源,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二、旅游資源的特性
1.位置相對穩(wěn)定性
________或____________,是旅游資源的根本屬性之一。
2.物質景象組合性
旅游資源是由許多______組合而成、________顯著的環(huán)境資源。
3.美學屬性
旅游資源必須具備美學屬性,才能滿足旅游者的______需求。
4.歷史文化屬性
旅游資源多具有______特色。
5.非消耗性
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旅游資源是不會被______的資源。
三、旅游資源的主要類型
預習交流
為什么說我國的名山都屬于自然和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答案:一、1.旅游動機 旅游行為
2.具體 風景名勝 抽象 風土人情
3.異地性 流動性
預習交流:
提示:不正確。根據旅游資源的定義,除了吸引旅游者外,還需要使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且實施旅游行為的事物和因素,才能被稱為旅游資源。
二、1.區(qū)域性 不可移動性
2.景象 綜合性
3.審美
4.民族
5.消耗
三、地質地貌 山水組合 生物 氣候 宗教文化 古代遺存 風土民情 自然和文化景觀
預習交流:
提示:一方面,我國名山都具有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或山水組合景觀等;另一方面,我國名山又多有寺廟等宗教文化景觀,或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古代遺存,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往往相得益彰。
在預習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你在聽課時加以關注?請在下列表格中做個備忘吧! |
|
我的學困點 |
我的學疑點 |
|
|
主題一 旅游資源的內涵
材料:云貴高原上某處喀斯特地貌的困惑圖。
(1)什么是旅游資源?
(2)為什么路南石林是旅游資源,而左圖中的喀斯特地貌卻不是旅游資源?
主題二 旅游資源的主要類型
材料:我國三幅旅游資源圖。
(1)按照旅游資源的劃分,指出三幅圖分別屬于哪一類旅游資源。
(2)三幅圖共同體現(xiàn)了旅游資源的哪些特性?
答案:主題一活動與探究:
(1)提示:旅游資源是指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并實施旅游行為的事物與因素。
(2)提示:由于路南石林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從而對旅游者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促使旅游者產生了旅游動機并實施了旅游行為,而且旅游者的旅游活動還會帶來經濟、社會、環(huán)境效益。只有類似這樣的事物和因素,才可被稱為旅游資源;而云貴高原上某處喀斯特地貌觀賞性差,對旅游者吸引力有限,不能使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所以就不能稱為旅游資源。
主題二活動與探究:
(1)提示:A圖屬于自然景觀旅游資源,B圖屬于文化景觀旅游資源,C圖屬于自然與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2)提示:位置相對穩(wěn)定性、物質景象組合性、美學屬性、非消耗性。
1.旅游資源的內涵
作為旅游資源,其內涵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旅游者有吸引力,二是旅游者有旅游動機且實施了旅游行為,三是旅游活動會帶來經濟、社會、環(huán)境效益。
2.旅游資源的分類
通常可把旅游資源劃分為三類,即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文化景觀旅游資源、自然與文化景觀旅游資源。從形成上看,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是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現(xiàn)象,文化景觀旅游資源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事物和現(xiàn)象,而自然與文化景觀旅游資源是二者的有機結合。
類型 |
種類 |
舉例 |
核心 |
形成過程 |
自然景觀旅游資源 |
地質地貌景觀 |
路南石林、天涯海角、武陵源、五大連池 |
地貌景觀是構景基礎 |
自然過程 |
山水組合景觀 |
瀑布、長江三峽、漓江、現(xiàn)代冰川 |
|||
生物景觀 |
黃山迎客松、奇花異草、香山紅葉、青海湖鳥島、天然動物園 |
|||
氣候與其他自然景觀組合 |
泰山日出、巴山夜雨、吉林霧凇、春城昆明 |
|||
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
宗教文化景觀 |
帕特農神廟、布達拉宮 |
建筑景 觀是重 要標志 |
歷史過程及當代人類活動 |
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古代遺存 |
萬里長城、北京故宮 |
|||
風土民情 |
傣族潑水節(jié) |
|||
自然和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
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組合 |
我國的佛教名山 |
自然風光建筑景觀 |
自然過程與人類活動 |
3.自然景觀旅游資源與文化景觀旅游資源的區(qū)別
種類 |
自然景觀旅游資源 |
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
形成 |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現(xiàn)象 |
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事物和現(xiàn)象 |
規(guī)模 |
一般較大 |
一般較小 |
變化 |
一般比較緩慢 |
一般比較迅速 |
分布 |
野外較多 |
居民地較多 |
存在形式 |
具體形式存在 |
除具體形式存在外,同時還以一種精神文化的形式出現(xiàn)在旅游區(qū)內,以一種氣氛籠罩著旅游區(qū) |
功能 |
生態(tài)旅游、探險旅游、體育旅游、度假旅游、健身旅游等 |
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閑旅游、購物旅游、會議旅游等 |
示例 |
山體、水域、植被、野生動物群、天文奇觀、構景地貌、自然災害遺跡等 |
歷史古跡、園林、工藝品、表演藝術、民俗、宗教禮儀、城鄉(xiāng)風貌、社會風情等 |
意義 |
對于探險獵奇、游樂、療養(yǎng)等性質的旅游具有重要意義 |
更多地表現(xiàn)在教育性(知識的人、人文的)旅游方面 |
4.旅游資源的特性
1.下列事物和因素屬于旅游資源的是( )。
①“神六”宇宙飛船發(fā)射基地 ②磁懸浮列車 ③木星美麗的光環(huán) ④因紐特人的雪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的對聯(lián),主要體現(xiàn)了旅游資源的( )。
A.位置相對穩(wěn)定性 B.非消耗性
C.景象組合性 D.歷史文化屬性
3.下列均屬于自然景觀旅游資源的是( )。
A.天涯海角、臺灣阿里山、深圳“錦繡中華”
B.八達嶺長城、青島海濱、長江三峽
C.長白山天池、鼓浪嶼、杭州西湖
D.廬山仙人洞、樂山大佛、漓江風光
4.路南石林是典型的( )。
A.地質地貌景觀 B.氣候與其他自然景觀組合
C.山水組合景觀 D.生物景觀
5.讀以下四幅圖,完成下列問題。
(1)C圖從旅游資源分類上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旅游資源的特性上,它區(qū)別于其他三幅圖的明顯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
(2)從旅游資源的分類上A圖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圖、D圖分別屬自然景觀旅游資源中的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_____;C圖屬人文景觀旅游資源中的____________。
答案:1.C 解析:“神六”發(fā)射成功后,它的發(fā)射基地酒泉一時間成為喜愛旅游的人們關注和向往的地方,并且鄰近敦煌藝術寶庫,無論從哪方面衡量它都屬于旅游資源。磁懸浮列車雖是新生事物,令人向往,但它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木星的光環(huán)雖然美麗,但人們也無法前去游覽,因此它們都不屬于旅游資源。居住在北半球寒冷地帶的因紐特人,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特有的民居——雪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往往使人產生觀光體驗的強烈動機。
2.C 解析:理解對聯(lián)的含意是解答好該題的前提。雖然位置相對穩(wěn)定性是旅游資源的根本屬性,所有的旅游資源都必須具有這一特性,但對聯(lián)描述的不是這個意思,它不符合題意。具有歷史文化屬性的旅游資源一般是人類活動的創(chuàng)造物,而不是自然風光。對聯(lián)主要描寫的是山水組合及山水與天氣組合所產生的不同的美,因此它主要體現(xiàn)了旅游資源的景象組合性。
3.C 解析: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是天然形成的事物與因素,很少受到人類活動的直接影響或者未受到人類的影響。A項中的深圳“錦繡中華”、B項中的八達嶺長城、D項中的樂山大佛均為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4.A 解析:路南石林屬于喀斯特地貌,是典型的地質地貌景觀。
5.解析:通常旅游資源可分為自然景觀旅游資源、文化景觀旅游資源、自然和文化景觀旅游資源。金字塔屬文化景觀旅游資源中的古代遺存,它具有明顯的歷史文化屬性;天柱山應屬自然和文化景觀旅游資源;黃果樹瀑布與亞馬孫雨林屬自然景觀旅游資源,其中前者屬山水組合景觀,后者屬生物景觀。
答案:(1)文化景觀旅游資源 歷史文化屬性
(2)自然和人文景觀旅游資源 生物景觀 山水組合景觀 古代遺存
提示:用最精練的語言把你當堂掌握的核心知識的精華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領部分寫下來并進行識記。 |
|
知識精華 |
技能要領 |
|
|
更多地理學習資料分享,盡在查字典地理網。
【湘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三第一章第二節(jié)《旅游資源》導學案】相關文章:
★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