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溝迷霧
四川峨邊彝族自治縣境內的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有838平方公里,海拔在1500~4288米之間。最近幾十年,在核心景區(qū)石門關約20平方公里的原始峽谷地林帶,發(fā)生過多次人畜入溝神秘失蹤事件。加之流傳已久的“彝人禁地”等傳說,使黑竹溝籠罩在神秘氣氛之中,外界稱之為:“死亡谷”、“魔鬼金三角”、“中國百慕大”等。
從椅子埡口觀黑竹溝全貌。
原始森林
1950年初,一支30余人的國民黨逃竄隊伍闖進黑竹溝,最終無一生還。
1966年3月,一支勘探部隊的兩名解放軍戰(zhàn)士進溝測繪,從此不見蹤影,搜尋的人們只在溪水邊找到了兩支步槍。
1977年9月,四川省林業(yè)勘探大隊兩名技術員進溝調查,也是一去不復返。溝內不見尸體,也不見血跡,只發(fā)現一張他們包饅頭的報紙。
1991年,四川省川南林業(yè)局組織了近20人的隊伍進入黑竹溝進行森林資源勘查??辈殛犜谕瓿深A定工作撤離下山時,遭遇到罕見的大霧。當時進山的勘查設計員朱開雙回憶說:“下午五點多,山里起了霧。森林里能見度極低,只能憑借地圖和指南針引導方向,但怎么也找不到下山的路。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救援,可能永遠走不出來了。直到出山后對照地圖才發(fā)現,下山時所走的路比正確線路偏差了近30度。最讓人驚訝的是,勘察隊攜帶的7個指南針全都指錯了方向?!?/p>
2014年8月16日,5名驢友通過QQ群互相邀約進入黑竹溝探險,4天后,3人神秘失聯。9月18日,搜救人員找到了其中一名失聯驢友李政偉的遺體。10月7日,失聯驢友蔡金國的遺體也被搜救人員發(fā)現。發(fā)現兩人遺體的地方,相隔只有幾百米遠,均位于黑竹溝內最神秘的羅索依達區(qū)域,失蹤驢友李靜不知所終。
黑竹溝所處的緯度和聳人聽聞的百慕大三角,神奇的埃及金字塔相似,這里被探險家稱為的死亡緯度線。黑竹溝的最高峰——馬鞍山主峰東側,有一座海拔3998米的山峰,其上部成三棱形,酷似埃及金字塔,在陽光照耀下,金光四射?!敖鹱炙笔呛谥駵蟽纱笏档姆炙畮X,發(fā)源于北面的三岔河與南面的羅索依達河,就象“金字塔”伸出的兩條玉臂,把整個黑竹溝區(qū)域的腹心地帶緊緊環(huán)抱。黑竹溝“金字塔”有一個極為難得的觀景臺,探險者站在金字塔之上,近可將古冰川遺跡。冰斗、角峰、V型谷等景觀一覽無遺;遠可望日出、云海、佛光奇景,黑竹溝全貌盡收眼底,“金字塔”腳下的萬頃杜鵑花白色的,淡紅色的花團錦簇,成為黑竹溝又一奇觀,杜鵑花的種類豐富,花期長,色彩艷麗。
杜鵑花海
由于山谷地形獨特,植被茂盛,雨量充沛,濕度大,山霧是這里的特色。經常是迷霧繚繞,濃霧緊鎖。溝內陰氣沉沉,神秘莫測。清晨紫霧滾滾,傍晚煙霧滿天。時近時遠,時靜時動,忽明忽暗,變幻無窮。據當地彝胞講,進溝不得高聲喧嘩,否則將驚動山神,山神發(fā)怒會吐出青霧,將人畜卷走。有專家考察分析,人畜入溝死亡失蹤原因,迷霧造成的可能性很大。人畜進入這深山野谷的奇霧之中,地形又不熟,很難逃脫這死亡谷的陷阱。當地人和考察者總結出這樣一個順口溜,“石門關,石門關,迷霧暗溝伴保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難過這一關?!币妥逋院赖卣f,黑竹溝是一個金山銀地,連霧也舍不得離,這里“盛產”的霧,撲朔離奇得象軟綿綿的飄布,一旦深入其中,會把你包圍,會把你吞沒。
狐貍坪的霧
此外,黑竹溝的多種礦物形成的磁場,會使指南針、羅盤等儀器失靈。黑竹溝是地質構造運動的產物,屬楊子準地臺西緣“康滇地軸”北段涼山褶陷束,峨邊斷帶,主要由小涼山骨架和峨眉山斷塊組成。古生界地層發(fā)育不全,上古生界缺失石炭系、泥盆系,下古生界缺失震旦系,在中生界系飛仙關組沙頁巖和嘉陵江組灰?guī)r沉積后,整個地軸隆起成陸,地層出露九個系,25群。這里屬峨眉山火山巖地帶,巖石中含有豐富地礦藏資源,瑪瑙、化石、礦泉水和溫泉資源也十分豐富。黑竹溝處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之間的過度地帶,在橫斷山脈的東側。在一系列南北向褶皺和深大斷裂的控制下,山川走向均呈南北縱向伸展,形成黑竹溝特有的地貌特征: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峰高崖險、谷深水陡的天然景觀。
母舉溝深秋
黑竹溝的巖石多為火山巖,巖石中含有大量的鐵、錳、鎂、硅等,從而使黑竹溝產生了差異極大的磁場帶。在這個磁場帶里,時鐘會停止不前,指南針、羅盤無法準確讀數,在羅索依達,窩羅挖曲,絕壁溝一帶,等高線最密集的約有60平方公里的局部地方偏差約30°。這里溝谷幽深,相對高差800~1000米。河水垂直下落,只有只聽水聲轟鳴,寒氣襲人,不見水。樹木竹子稍一扯動就連根拔起掉入山崖,十分危險,真是巖羊過不去,鳥禽也難飛,周圍懸崖絕壁無法攀行。登絕壁峰象爬樓梯,登峰難下山更難。從山谷山洪的水位線看,要是遇上暴雨,在絕壁溝里肯定被山洪沖走,要是遇上雨霧天氣,誰也別想走出死亡谷。幸運走出溝谷,細雨濃霧跟隨而來,那神秘的云霧又把死亡谷蓋得嚴嚴實實。這是發(fā)生過多次人畜入溝神失蹤的主要地段。
瀑布
黑竹溝核心景區(qū)575平方公里的眾山群溝中,60%是天然原始森林,25%是灌木叢林,15%屬高山草甸。這里生長的動植物種類繁多,有陸生脊椎動物350余種,鳥類300余種,國家珍稀瀕危保護物種30余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大熊貓、羚牛、四川山鷓鴣等6種,二級保護動物有小熊貓、短尾猴、獼猴等22種;號稱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有數萬畝,杜鵑花種類達40余種,喬木杜鵑滿山遍野,從1700~3100分布的箭竹林帶足有300平方公里,環(huán)境生態(tài)屬典型的大熊貓棲息模式地,據調查統(tǒng)計這個棲息地帶有大熊貓50余只。
黑竹溝有一種黑白相間,花紋成條狀的大熊貓和另一種黑白相間呈圓狀花紋的“花熊貓”。這里的大熊貓食性和其他大熊貓不同,經常跑到彝家山寨吃牛、羊和豬,吃完后還敢在寨子羊圈里呼呼大睡。這里還有黑豹被彝族獵人捕捉過,溝內還有許多未被人們發(fā)現的稀有野生動物——人畜入溝死亡失蹤的原因是否與野生動物襲擊有關——這就不得而知了?
那彌漫在黑竹溝的離奇故事,神秘莫測的云霧,不會真的是彝人所說“天菩薩居住的地方”吧!
【揭秘“中國百慕大”——四川黑竹溝人畜失蹤之謎】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