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和霾是兩種現象,霧是懸浮于近地面層空氣中的水滴或冰晶,使地面能見度下降到1000米之內的天氣現象;而霾的形成卻是大量極細微的干灰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
因此,霧在一般情況下隨著白天溫度的升高而逐步消散,而霾很少受溫度的影響,全天都可能出現。
形成霧霾天氣的原因很復雜,除了自然條件外,工業(yè)生產和汽車尾氣等排放的大量氣溶膠,都是霧霾天氣產生的重要因素。而北方多發(fā)霾的原因還在于,此時正是秋收季節(jié),很多地方會焚燒秸稈,大量增加空氣中的懸浮顆粒,形成或加重霧霾天氣。
華北一帶的霧霾天氣尤其嚴重,這也和氣候條件有關,?華北地區(qū)冷空氣活動很少,大氣環(huán)流比較平直,空氣在水平方向的動力和垂直方向的熱力交換都很弱,導致擴散能力下降。
不可輕視霧霾天氣
霧霾天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利影響,特別是交通出行方面。本月8日,由于霧霾天氣的影響,許平南高速公路河北葉縣境內兩起汽車追尾,造成30多輛大型貨車連環(huán)相撞,8人當場死亡,幾十名司乘人員受傷。
雖然每年此時,地方政府會特別禁止在公路兩旁焚燒秸稈,不過收效甚微。除此以外,霧霾天氣極易誘發(fā)呼吸道疾病,老年人、兒童以及體弱的人要特別注意。
那么,這種災害性天氣能否預測從而防范呢?杭州市氣象局建設霧霾監(jiān)測中心站,今年的二期工程在蕭山、余杭及五個縣(市)建成7個霧霾天氣監(jiān)測子站,實現杭州霧霾天氣組網監(jiān)測。
其實氣象部門對霧的預報一直在做,而且也比較準確。近幾年來,人們對霾的關注越來越高,研究也更加深入,建立了霧霾監(jiān)測預報預警機制,有效防御了霧霾災害性天氣等,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優(yōu)質服務。
更多地理知識,請及時關注查字典地理網!
【霧霾 你知多少?】相關文章:
★ 世界最高的死火山
★ 玉門雄關何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