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區(qū)山高坡陡,溝谷縱橫,溪河密布,地理地質及水文氣象條件較差,不可能建很多大中型水庫,只能因地制宜,就地修建較小的小塘、小水庫。因山區(qū)小水庫庫容小,防洪標準低,其中不少是20世紀60、70年代修建的土壩,Www.dlJs.nEt歷經幾十年運行,老化嚴重,病險隱患日趨嚴重。
如果遇上特大暴雨山洪襲擊,如不加強汛期(每年4~9月)的管理工作,很難保證這些病險小水庫安全度汛和發(fā)揮效益。
因只要庫內垮方崩塌,堤壩漫頂或漏水引起垮壩,至少幾萬立方米對下游大片農田甚至溪河邊的房屋、人員安全定會造成災害,損失同樣巨大,因此對于小塘壩的防洪安全也應予以高度重視。
【小塘壩失事也會釀成大禍嗎?】相關文章:
★ 白鶴灘水電站
★ 板塊運動的驅動力
★ 非洲熱帶草原
★ 地理課的繪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