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土地資源》教學設計
記憶欄目
1.根據土地的利用情況,可以把土地分為幾種利用類型?
2.全球土地資源的分布大勢是怎樣的?
3.全球的土地資源面臨著哪些嚴峻的問題?
設置疑問
1.我國土地面積居世界第幾位?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幾位?土地、耕地有什么區(qū)別?
2.我國的耕地、草地、林地是怎樣分布的?
3.回憶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分布,在這條線的以西、以北主要是什么土地類型?
4.我國國土面積這樣廣大,為什么還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教學綱要
1.我國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
(1)土地類型多種多樣
(2)土地類型的構成特點
(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2.土地資源的分布
①耕地的分布;②草地的分布;③林地的分布和主要林區(qū)
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當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怎樣解決土地資源利用中出現的問題
聽課指導
1.本節(jié)課對同學們的知識要求是:通過學習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土地資源的分布、土地資源利用中產生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對策,來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國情,認識為什么“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2.我國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與地形分布、氣候特征密切相關。我們在前幾章的內容中已學到,我國西部地區(qū)地形以高原、山地和盆地為主;東部主要為丘陵和平原。東、西部地形構成差異較大。我國的年降水量的分布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因此,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地區(qū)。這里溫度能夠滿足作物生長需要,降水豐富,屬于濕潤、半濕潤地區(qū)。南北方降水的差異,形成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從地形來說,主要為平原和丘陵,利于農耕業(yè)發(fā)展。我國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區(qū)。草地的分布,主要受氣候條件中降水的制約。從干濕區(qū)來看,屬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地形多為高原、山地。林地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區(qū)和邊疆地區(qū)以及東南部山地。你自己能分析原因嗎?
幫你回憶
重點:耕地、草地、林地三種最主要的土地類型的分布以及它們內部的地區(qū)差異和特點。
難點:分析三種主要土地類型的分布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初中地理《土地資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 地理教學初探
★ 地理教學反思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