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高三文科班現(xiàn)有學生114人,分3個平行班。在上半年的惠州一調考試中平均分為64分,比市平均分僅高6分,但是比市一中低10分。多地理生學習熱情高,自覺性強;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多地理生基礎相對薄弱,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強,個別學生還存在厭學的思想傾向。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
根據(jù)學生目前的思想狀況和學習基礎,對今后的教學主要是一方面加強思想教育,增強學生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1、認真鉆研歷屆地理高考試題特點,圍繞主干知識和考點,研究學生學習弱點、漏洞,并有針對性的計劃和措施。通過集體備課統(tǒng)一重點內容、統(tǒng)一教學進度。
2、抓好學生的落實工作,做好備、講、批、輔、查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工作,使學生的學生真正落到實處,做到精講精練。
3、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備課組堅持集體備課,堅持相互聽課、評課,共同研究一輪復習課的課堂教學策略。
四、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周別 | 時間 | 教學內容 | 備注 |
暑1周 | 7.28-8.3 | 1.1地球和地圖 1.2宇宙中的地球、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 |
暑2周 | 8.4-8.10 | 1.3地球的自轉及其意義 1.4地球的公轉及其意義 | |
暑3周 | 8.11-8.17 | 1.5地球的圈層結構 第一單元復習 | |
暑4周 | 8.18-8.25 | 2.1大氣運動 2.2氣壓帶和風帶 | |
暑5周 | 8.26-8.31 | 2.3常見天氣系統(tǒng) 第一次月考 | 第一次月考 |
第1周 | 9.1-9.7 | 2.4全球氣候變化 3.1水循環(huán)及水資源 | |
第2周 | 9.8-9.14 | 3.2海水運動 4.1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 |
第3周 | 9.15-9.21 | 4.2山地的形成 4.3河流地貌的發(fā)育 | |
第4周 | 9.22-9.28 | 第五章整體性與差異性 自然地理綜合復習 | |
第5周 | 9.29-10.5 | 6.1人口的數(shù)量變化和合理容量 國慶節(jié)放假 | 國慶節(jié)放假 |
第6周 | 10.6-10.12 | 6.2人口的空間變化 7.1城市空間結構和城市等級 | |
第7周 | 10.13-10.19 | 7.2城市化 8.1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 | |
第8周 | 10.20-10.26 | 8.2農業(yè)地域類型 9.1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 | |
第9周 | 10.27-11.2 | 9.2工業(yè)地域的形成與典型工業(yè)區(qū) 惠二調 | 惠二調 |
第10周 | 11.3-11.9 | 10.1交通運輸方式與布局 10.2交通運輸布局變化的影響 | |
第11周 | 11.10-11.16 | 第11章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 人文地理綜合復習 | |
第12周 | 11.17-11.23 | 12.1地理環(huán)境對區(qū)域地理發(fā)展的影響 12.2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 |
第13周 | 11.24-11.30 | 13.1荒漠化的防治 13.2森林的開發(fā)與保護 | |
第14周 | 12.1-12.7 | 14.1能源資源的開發(fā) 第三次月考 | 第三次月考 |
第15周 | 12.8-12.14 | 14.2流域的綜合開發(fā) 15.1區(qū)域農業(yè)發(fā)展 | |
第16周 | 12.15-12.21 | 15.2區(qū)域工業(yè)化和城市化 16.1資源的跨區(qū)域調配 | |
第17周 | 12.22-12.28 | 16.2產業(yè)轉移 區(qū)域地理綜合復習 | |
第18周 | 12.29-1.4 | 17.1世界地理概況 元旦放假 | 元旦放假 |
第19周 | 1.5-1.11 | 世界區(qū)域地理 惠三調 | 惠三調 |
第20周 | 1.12-1.18 | 中國自然地理 中國人文地理 | |
第21周 | 1.19-1.25 | 選修地理 寒假 | 開始寒假 |
【2015-2016學年度上學期高三地理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 試論地理教育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