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是緊張又充滿挑戰(zhàn)的,同學們一定要把握住分分鐘的時間,復習好每門功課,下面是編輯老師為大家準備的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
1. GPS最初是為軍事應用而建立的,至今仍然由美國國防部控制。許多美國駐伊士兵都裝備了軍用GPS接收機。GPS系統(tǒng)中提供觀測數據的是()
A.空間衛(wèi)星 B.主控站 C.監(jiān)控站 D.信息注入站
2. GIS的英文名稱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也叫地理信息系統(tǒng)。具有地圖處理、數據庫和空間分析這三大功能。GIS不僅可以像傳統(tǒng)地圖一樣,解決與地點狀況有關的查詢,而且能進行趨勢分析、復雜的模式分析和用虛擬模擬進行預測性分析。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GIS技術是地圖的延伸
B.GIS是一種快速但準確度不太高的技術
C.GIS是空間信息儲存、表達、分析和交流的工具
D.GIS具有圖形化、可視化的優(yōu)點
(2)地理信息區(qū)別于其他信息的最本質特征在于它是()
A.空間信息 B.數據信息
C.圖像信息 D.綜合信息
3. 讀中國西北部內陸兩地景觀示意圖,在乙地區(qū),可能反映該地區(qū)綠洲萎縮的現象有()
A.沙塵暴頻度減少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
C.土壤鹽堿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
4. 下圖為我國某省三類產業(yè)結構變化示意圖,該省可能為()
A.江蘇省 B.河南省 C.云南省 D.臺灣省
5. 讀圖回答問題。
(1)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qū)
B.由于干旱地區(qū)地下水含鹽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為中心的地區(qū)農牧業(yè)活動較多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2)在乙地區(qū),可能反映該地區(qū)綠洲萎縮的現象是 (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
C.土壤鹽堿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
6. 牧童經濟是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博爾丁提出的一種現有的對自然界進行掠奪、破壞式的經濟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把地球看作一個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并且進行無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態(tài)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同時造成廢物大量積累、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據此完成(1)-(2)題。
(1)下列惡果不是由牧童經濟模式造成的是( )
A.土地沙漠化 B.大氣污染 C.溫室效應 D.破壞性地震
(2)下列經濟模式屬于牧童經濟的是 ( )
①刀耕火種,毀林開荒; ②南水北調,發(fā)展生產;
③圍湖造田,開墾荒地; ④發(fā)展工業(yè),隨意排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水土流失是影響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生態(tài)問題之一,對水土流失形成機制和綜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讀下圖,完成(1)~(3)題。
(1)關于坡度與侵蝕強度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坡度在20時,坡面侵蝕強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蝕強度隨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蝕強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蝕強度越大
(2)坡度在40~90時,坡面侵蝕強度隨坡度的增加而減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壞的程度較輕
B.降水量少,且強度小
C.坡面徑流流速小
D.受雨 面積減小,使坡面徑流量減小
(3)魚鱗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種方式,它能夠攔截地面徑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圖中適宜植樹的地點為()
A.① B.② C.③ D.④
編輯老師在此也特別為朋友們編輯整理了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xù)關注高二地理試題欄目!
【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題2015】相關文章:
★ 2015—2016學年度高二上學期地理期末試題(含答案)
★ 高中地理計算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