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日韩免费影视,欧美中文网,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视频一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資    源
  • 資    源
  • 文    章
  • 地    圖

當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網(wǎng) >地理學習 >練習題 >七年級第二學期地理第五單元綜合復習題(附解析)

七年級第二學期地理第五單元綜合復習題(附解析)
查字典地理網(wǎng) 來源|2016-03-24 發(fā)表|教學分類:隨堂練習

地理學習

練習題

同學們都在忙碌地復習自己的功課,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在考前對自己多學的知識點有所鞏固,下文整理了這篇地理第五單元綜合復習題,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選擇題

1.(2012年廣東陽江)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qū)是( )

A.云貴高原 B.巴西高原

C.黃土高原 D.青藏高原

2.(2012年廣東清遠)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A.地勢平坦 B.雪山連綿

C.千溝萬壑 D.地勢崎嶇

3.(2013年廣東陽江)地理環(huán)境影響聚落。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環(huán)境而異。下列聚落屬于黃土高原傳統(tǒng)民居的是( )

4.(2013年湖北隨州)圖17-11中的數(shù)字代表我國的四大地理區(qū)域,其中農(nóng)田多為旱地、以種植小麥和大豆為主、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的區(qū)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讀黃土高原景觀圖(圖17-12),完成5~7題。

5.這三幅圖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

A.①黃土塬 ②黃土梁 ③黃土峁

B.①黃土梁 ②黃土塬 ③黃土峁

C.①黃土峁 ②黃土梁 ③黃土塬

D.①黃土塬 ②黃土峁 ③ 黃土梁

6.圖示地表形態(tài)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地表破碎,溝壑縱橫

B.人們開墾、采礦、修路等,使地表疏松

C.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的保護

D.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7.治理圖中地貌景觀的工程措施是( )

①植樹種草 ②建梯田 ③修擋土壩 ④退耕還林還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qū)。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讀黃土高原位置圖(圖17-13),完成8~10題。

圖17-13

8.圖中表示秦嶺的數(shù)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

A.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 B.植被遭到人為破壞

C.黃土土質(zhì)疏松 D.降水集中,多暴雨

10.治理黃河的關鍵是( )

A.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B.在黃河下游挖沙

C.加固黃河大堤 D.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減少

據(jù)報道,長江沿岸29個中心城市發(fā)表《長江流域環(huán)境保護合作宣言》表示在加快開發(fā)開放長江黃金水道的過程中,擔起經(jīng)濟社會與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歷史使命,為長江的健康發(fā)展共同努力,讓長江永遠造福子孫萬代。讀圖17-14,完成11~12題。

11.(2014原創(chuàng))對圖中①~⑤五個沿江城市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除④外,其他城市都有汽車工業(yè)

B.不是依靠河 流,而是靠資源發(fā)展起來的城市是①市

C.對長江流域有輻射和帶動作用的城市是②市

D.⑤成為鋼鐵基地的優(yōu)勢是原材料豐富

12.關于長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南水北調(diào)將使西北和華北地區(qū)的人們喝上長江水

B.長江上游山區(qū)的水體污染嚴重

C.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江江段水患嚴重,需加固堤防予以解決

D.長江流域酸雨污 染最嚴重的地區(qū)是華南地區(qū)

讀長江沿江地帶示意圖(圖17-15),完成13~14題。

圖17-15

13.長江沿江地帶已構成了鋼鐵工業(yè)走廊的雛形,其中位于長江中游地區(qū)的鋼鐵工業(yè)基地是( )

A.上海寶山鋼鐵工業(yè)基地

B.武漢鋼鐵工業(yè)基地

C.攀枝花鋼鐵工業(yè)基地

D.重慶鋼鐵工業(yè)基地

14 .關于長江沿江地帶東西紐帶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溝通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與西部資源富集地區(qū)

B.將上海、南京、武漢和重慶等商業(yè)中心連接,溝通東西商貿(mào)

C.西部借助江海聯(lián)運,進入國際市場

D.將西部產(chǎn)業(yè)、技術、信息向東部沿海傳遞、轉移

15.(2013年山東萊蕪)關于長江沿江地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上游源頭地區(qū)合理放牧

B. 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鋼鐵、汽車工業(yè)走廊

C. 中下游地 區(qū)圍湖造田,滿足糧食需求

D. 發(fā)揮了溝通東西的紐帶和輻射南北的作用

16.(2013年黑龍江齊齊哈爾)長江沿江地帶以鋼鐵、輕紡為主的工業(yè)基地,其中心城市是( )

A.南京 B.武漢 C.攀枝花 D.宜昌

(2012年廣東省卷)據(jù)人民網(wǎng)2012年5月18日報道,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大大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1 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缺水形勢異常嚴峻。請回答17~18題。

17.造 成北京缺水的原因,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人口增長過快,用水量過大

B.位于我國半干旱區(qū),降水少

C.水資源浪費現(xiàn)象嚴重

D.北京地區(qū)河流不多,水量不大

18.為了節(jié)約用水,采取的正確做法是( )

①發(fā)展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 ②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③開采地下水 ④實行階梯式的水價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2012年廣東湛江)在節(jié)能減排中,公眾可參與有利于抑制全球變暖的行為是( )

①充分利用太陽能 ②盡量使用私家車出行

③優(yōu)先選用公共交通方式 ④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氣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③

20.(2013年廣東惠州)2013年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的主題 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以下符合綠色消費行為的是( )

A.開著冷氣蓋棉被 B.住別墅,吃野味

C.穿貂皮,背名包D.騎單車,坐公交

二、綜合題

21.水土流失是我國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最常見的現(xiàn)象,它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沖刷的整個過程。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請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圖17-16

(1)對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主要分布在400 mm年等降水量線以西以北地區(qū)

B.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qū)

C.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區(qū)

D.云、貴、渝、陜屬于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省區(qū)

(2)觀察黃 土高原景觀圖,請描述黃土高原地表景觀特征。

(3)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qū)。下面我們對形成黃土高原地表景觀的原因進行分析。

①黃土結構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②黃土高原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式是廣種薄收和輪荒。輪荒是一種落后的農(nóng)業(yè)耕作方式,耕地不固定。且種地不施肥,三五年之后,土壤肥力衰 退便丟棄撂荒,然后再另擇土地開墾。

③黃土高原處在平原向山地高原過渡、從濕潤向干旱過渡的地帶,自然條件不穩(wěn)定。

上述三個原因中,屬于自然原因的是________,屬于人為 原因的是________。除了這三個原因外,請再分別說出自然(結合圖17-17)和人為原因各一點。

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

(4)現(xiàn)在,我們正在加強水土流失地區(qū)的生態(tài)建設。請觀察黃土高原生態(tài)建設示意圖(圖17-16),將措施與對應地貌類型用直線連接起來,并說出生態(tài)建設的好處。

22.(2013年福建福州)讀圖17-18、圖17 -19,回答下列問題。

圖17-18 圖17-19

(1)長江是我國第________大河,發(fā)源于________高原,流經(jīng)我國地勢三級階梯,________(上游、下游)河段水能豐富。圖中A是我國最大的____________水利工程。

(2)長江支流眾多,干支流通航里程____________,船運價值大。位于長江入??趯崿F(xiàn)江海聯(lián)運的城市是________市。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更好地發(fā)揮長江黃金水道的功能?

(3)長江沿江地帶溝通了____________與沿海經(jīng)濟帶,是承東啟西的紐帶。沿江地帶四個特大城市中位于上游的是________市(面積最大的直轄市)。

(4)長江下游____________(工業(yè)基地)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23.讀圖17-20,回答下列 問題。

圖17-20

(1)長江沿江地帶溝通了我國沿海經(jīng)濟帶與西部地區(qū),構成________形經(jīng)濟格局,依據(jù)圖上信息寫出城市①是________,城市④是________。

(2)城市②是因位于兩條河流交匯處而形成,交匯河流中除長江外,另一條河流名稱是________。

(3)通過城市③的南北向的鐵路名稱是________。

(4)長江上游因植被破壞,造成突出的生態(tài)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長江沿江工業(yè)帶因工業(yè)廢氣排放過多和降水豐富而形成的環(huán)境污染是________________。

1.C 2.C 3.D 4.A 5.A 6.D 7.B 8.C

9.B 10.A 11.B 12.A 13.B 14.D 15.C

16.B 17.B 18.C 19.D 20.D

21.(1)D

(2)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3)①③ ② 自然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為原因:亂砍濫伐,植被遭到破壞。

(4)連線略。好處: 從環(huán)境效益(減小水土流失、植被覆蓋率上升、提高土壤肥力等)和社會經(jīng)濟效益(增加農(nóng)民收入、增加就業(yè)機會、緩解人地矛盾等)兩方面回答。

22.(1)一 青藏 上游 長江三峽

(2)長 上海 治理有通航阻礙的河段,疏浚河道,加強沿江港口建設等。

(3)西部地區(qū) 重慶

(4)滬寧杭

23.(1)H 重慶 上海

(2)漢江

(3)京滬線

(4)水土流失 酸雨污染

以上就是編輯老師為各位同學準備的地理第五單元綜合復習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第二學期地理第五單元綜合復習題(附解析)】相關文章:

高考地理關聯(lián)圖的判讀分析

高考地理復習:考前須弄清的地理概念

高考地理綜合題的解題思維障礙分析

高考地理圖文結合答題技巧

高中地理六大板塊構造圖詳解

中國區(qū)域地理與區(qū)域差異考點分析

近幾年高考地理考點分析

高二地理區(qū)域地理考點分析試題

高中地理必背考點(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

高考地理熱點追蹤及考綱解析

最新地理練習題
熱門地理練習題
精品推廣
隨機推薦地理練習題
學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