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查字典地理網的編輯為各位考生帶來的高一地理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希望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一、情況分析
1、課標分析: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維度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2、教材分析:
(1)本學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學期教學內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紹人地環(huán)境的基礎知識、人文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要求學生能獨立或合作進行人文社會的分析和調查;(2)掌握閱讀、分析、動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全冊六大單元。
(3)新教材每節(jié)課的知識容量都非常大,教師必須學會處理好教材與課標的關系、學生活動與完成教學任務的關系,特別是人文數據、理論的不斷更新,更需要老師認真?zhèn)湔n,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
3、學生分析:
存在的學習問題:
(1)高一學生由于初中對地理課不夠重視,無論學科知識、學科能力都較薄弱,新課程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來說會存在較大困難。
(2)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二、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教學措施:
1.備課時重點研究教材和學生,圈出難點、重點,把知識分為了解層次、識記層次、掌握并運用層次,針對學生的現有知識結構做到有的放矢,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記住常識。
2.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為主,運用多媒體和直觀教學手段,以及學生所見所聞的現有知識,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啟發(fā)其積極思維,開拓其動腦、動手能力。
3.課堂練習應緊扣課堂講解的內容,從易到難,深入淺出,循序漸進,以中低檔題目為主,做到有梯度有層次地推進教學,使學生能在識記、聽懂課堂內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對,從而達到消化課堂內容,體驗成功的感覺。
4.作業(yè)批改時教師應做好總結,把那些學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記錄下來,以利于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查漏補缺。同時,教師要做到認真批改,對那些掌握得好的學生不吝表揚,差等生鼓勵支持,中等生促進加油提高,批示時注意語言的感召力,起到潛移默化的激勵作用。
5.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抓好記憶改變學習計劃,開展班級競爭,激發(fā)其學習動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教師應通過適當的知識競賽讓學生參與競爭,達到成績總體提高的目的。
6、、教學進度的安排。由于新課程內容設計新而多,且教學時數少,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壓縮,對教學進度抓緊抓好,力爭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結束上課,以保證期末考的復習備考時間。
1.1人口的數量變化(2課時)
二
1.2人口的空間變化(2課時),1.3人口的合理容量(1課時)
三
問題研究:如何看待農民工現象(1課時),復習,測驗
四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課時)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1課時)
五
2.2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2課時)
六
2.3城市化(2課時)復習,測驗
七
問題研究(1課時),3.1(1課時),
八
3.2以種植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1課時)
3.2以種植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1課時),
九
3.3以畜牧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1課時),
十
期中考復習
十一
期中考
期中考試卷分析(1課時),
十二
3.3以畜牧業(yè)為主的農業(yè)地域類型(2課時)
十三
問題研究(1課時),4.1工業(yè)的區(qū)位因素與區(qū)位選擇(1課時)
十四
4.2工業(yè)地域的形成(1課時)4.3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與新興工業(yè)(2課時)
十五
問題研究(1課時),5.1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1課時)
十六
5.2交通運輸變化的影響(1課時),問題研究(1課時),
十七
6.1人類關系思想的演變(1課時)6.2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實踐(1課時),
十八
問題研究(1課時)章末復習
十九
測驗評講
二十
期末考復習期末考試
總結:以上就是高一地理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您的教學有所幫助,請持續(xù)關注查字典地理網!
【2016年高一地理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及進度表】相關文章:
★ 地理常用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