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發(fā)現的很多歷史上保留至今的名勝古跡,都是巖石的建筑物。比如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據說是用來自全國各地的石塊建立起來的;我國甘肅的敦煌石窟、洛陽的龍門石窟記載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藝術水平;西安的碑林、洛陽新安的"千唐志齋",這些刻在石頭上的書畫為研究中國的文字和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北京是著名的五朝古都,具有極為豐富的文物資源,石碑、石廟、石獸等石質文物隨處可見,構成北京獨特的大都市風貌。大量事實足以說明,人類文化的發(fā)展和巖石是分不開的。
人類對自然界的不斷認識,促進了巖石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人們對巖石性能日益了解,利用巖石為人類造福也越來越廣泛。
礦產資源是國民經濟發(fā)展的物質基礎,豐富的礦產是國家科學技術發(fā)展和進步十分重要的后備資源。在巖石中蘊藏著大量礦產,很多巖石和礦產有密不可分的伴生關系。礦床通常生長在巖石中,大部分情況下巖石圍繞著礦體呈不規(guī)則地分布,形成礦體的圍巖。比如,煤、油頁巖產在植物化石豐富的沉積巖層中;鐵、錳、鋁、磷和鹽類等礦產也產在沉積巖中。在巖漿巖中的礦產也很豐富,比如鉻鐵礦、鎳礦產在基性、超基性巖石中;很多有色金屬和稀土元素礦床產在花崗巖中;此外,原生金剛石只產在金伯利巖中。我國老變質巖地層中,金、銀等貴金屬比較發(fā)育,是因為變質作用使它們富集成礦的結果。變質作用也能形成礦床,如炭質頁巖或煤經過變質可以成為石墨礦;高鋁黏土經變質可以變成剛玉礦。除了以上情況之外,有些巖石本身就是礦產。比如菱鎂礦,主要由碳酸鎂組成;石灰?guī)r主要由方解石組成;白云巖由白云石組成。
人們利用巖石的化學組成和物理性質,經過加工可以將它們用于建筑、裝飾、化工、冶金等諸多方面。比如石灰?guī)r可以制造水泥和塑料;白云石可以用來制造耐火材料;珍珠巖用來做絕熱和保溫材料;玄武巖可以用來燒鑄石;黏土可以用來做陶瓷。砂石可以鋪路;煤可以做燃料。火山巖沸石可以作為天然分子篩等等。
花崗巖、大理巖因為外觀華麗和堅硬耐磨,被人們廣泛用做建筑裝飾石材。
我國各地的的很多重要建筑,如大會堂、紀念堂、圖書館、大劇院、體育館等
都是用巖石做石材修建而成的。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高雅的建筑石材也逐步走進千家萬戶,為美化居室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巖石還造就了許多秀麗的自然景觀,成為國內外享有盛名的風景游覽區(qū)。如桂林有“山水甲天下”之稱,那是石灰?guī)r地區(qū)長期風化侵蝕造成的;昆明的石林,成因也是如此;在火山巖發(fā)育的地區(qū)也有很多風景區(qū),如長白山的天池、牡丹江的鏡泊湖,早已成為人們避暑和旅游的好去處。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巖石幾乎涉及了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巖石與人類的關系】相關文章:
★ 晝夜長短的變化
★ 東南亞的稻米
★ 地球儀的六大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