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靈,是唯心主義的思想體系。世界宗教多種多樣,目前廣為流傳,并具有世界影響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創(chuàng)始人釋加牟尼,基本教理有“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主張依經(jīng)、律、論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學,以斷除煩惱,得到成佛為最終目的。目前信徒約2.4億人,主要流傳在亞洲,如日本、泰國、緬甸、斯里蘭卡和中國(喇嘛教也屬佛教,圣地在拉薩)。
基督教于公元一、二世紀開始流傳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地中海東部、巴勒斯坦一帶。信仰上帝(或稱天王)創(chuàng)始并管理世界,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降世成人,救贖人類。目前信徒約10億人。主要流傳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國。內(nèi)部又分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以及一些較小的派別。天主教的中心是梵蒂岡,主要信徒分布于南歐、美洲各國;正教(或稱東正教)信徒以蘇聯(lián)、東歐為主;新教(也稱“基督教”)以北歐、北美、大洋洲為主。
伊斯蘭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紀初,由阿拉伯半島麥加人穆罕默德所創(chuàng)建。其教義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蘭經(jīng)》是安拉“啟示”的經(jīng)典,信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復活”、“末日審判”等。目前信徒約6億人。主要流傳在西亞、北非、南亞、東南亞。圣地是麥加和麥地那。
宗教對世界政治、經(jīng)濟影響甚大。有些國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國家政教合一,國家領袖同時是宗教領袖,宗教教義成為國家法律的依據(jù);有的國家定佛教為國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廟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國家定基督教為國教,教會不僅掌管婚喪、教育大權,而且直接干預政治。宗教有時被統(tǒng)治階級利用作為統(tǒng)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對外侵略的工具。同時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對人們生活的許多方面,如文化、生活習慣等都有著顯著影響。
梵蒂岡是一個宗教國家,教皇權利控制著全世界天主教占統(tǒng)治地位的地區(qū)。現(xiàn)在天主教信徒近7億人。梵蒂岡管轄的天主教神職人員達160多萬人,而梵蒂岡全國人口不足1,000人。
【世界三大宗教】相關文章:
★ 世界宗教漫談
★ 高考
★ 佛教及其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