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1. 說明自然資源與我們?nèi)粘I?、生產(chǎn)的聯(lián)系。2. 懂得節(jié)約利用和保護資源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1. 會區(qū)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理解可再生資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護,也將變成非可再生資源。2. 能夠根據(jù)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資料概括出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且破壞嚴重的國情現(xiàn)狀。
【教學方法】辯論賽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分小組,每個小組5~6個同學為宜;部分同學準備事先搜集好的相關(guān)信息材料。
2.教學課件:有關(guān)自然資源的圖片;我國“地大物博”的媒體資料。
【教學設(shè)計】
【教學過程】
引入:出示有關(guān)自然資源的圖片,引入課題。
板書:一、自然資源與我們
教師:自然資源與我們?nèi)粘Ia(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我們用到的、看到的物品與自然資源有關(guān),誰能舉出例子?
學生活動:參照教材圖“自然資源與我們密切相關(guān)”的四幅圖片,小組討論教材提供的相關(guān)活動,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師:什么是自然資源?
學生根據(jù)剛才的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得出自然資源的概念。
過渡:剛才提到的很多自然資源當中,有些可循環(huán)或重復(fù)利用,是哪些?又有哪些不可以呢?
學生回答。
教師結(jié)合教材圖“可再生資源”引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概念,并進行歸納。
強調(diào):對于非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我們應(yīng)該十分珍惜和節(jié)約使用。對于可再生資源,是不是就可以不注意保護和培育呢?難道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有的學生回答:不是。
教師:如果不是,請你舉出一些實例。
一部分學生舉教材提供的例子;另一部分同學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相關(guān)信息材料補充說明。
教師強調(diào):對于可再生資源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和保護,也會逐漸枯竭的。 (動畫鏈接:可再生資源)
過渡:我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歷史,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們驕傲,“地大物博”我們經(jīng)常聽說,你是如何理解這個詞語的?
放一段“地大物博”的相關(guān)媒體資料。
組織學生分成兩大辯論團體。
正方論點:我國地大物博;
反方論點:我國不能算是地大物博。
分組準備:證明自己一方觀點正確的資料
辯論題目:我國地大物博嗎?
(1) 明確辯論要求:一方說完另一方才能開始反駁,要聽完對方的辯論;所出示的證明資料要準確真實。
(2)辯論:
正方:我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這是“地大”。
反方:雖然我國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卻有13億之多。俄羅斯地大,人口只有1.48億;加拿大人口更少,只有0.26億。人均下來,我國每人占有量很低,只相當于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正方:我國資源數(shù)量大,品種全。例如礦產(chǎn),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160多種礦產(chǎn),我國幾乎樣樣都有。其中有色金屬礦:鎢、錫、銻、鋅、稀土、鈦、鋰等,非金屬礦:菱鎂礦、黃鐵礦、石膏、石墨、重晶石、硼等的儲量都居世界第一。再例如動、植物資源,我國動、植物種類多種多樣,其中有很多珍惜品種。珍稀動物熊貓,金絲猴等,植物“活化石”珙桐,銀杏等。僅我國云南一省的植物種數(shù)比歐洲多一倍。這不算“物博”嗎?
反方:我國人口多,資源再多,每人平均占有的資源也少的可憐。這不算“物博”。
正方:我國資源豐富,很多資源總量居世界前列。我國已探明的礦產(chǎn)資源總值居世界第三位;耕地9567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積12465萬公頃,居世界第六位;河流年流量265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淡水面積1664萬公頃,占世界的十分之一。
反方:世界耕地總面積136171萬公頃,我國耕地9567萬公頃,占世界的7%,居世界第四位;世界人均耕地面積0.23公頃,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08公頃,居世界第67位;我國人均耕地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以占世界的7%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的22%的人口,這是我國了不起的成就,但也是我國耕地的沉重負擔。而且我國的人口還在增長,使耕地減少的趨勢越發(fā)嚴重。所以我國的耕地不是多,而是少,多的是人。世界人均林地面積1.3公頃,我國人均林地面積只有0.11公頃,居世界第80位;世界人均草地面積0.76公頃,我國人均草地面積只有0.35公頃;世界人均水資源11000立方米,我國人均水資源2700立方米,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不能算“物博”。
教師:聽完同學的辯論,你認為誰的意見正確,誰的意見不正確?還是都有道理?
學生:雙方說得都有道理。
教師:在資源方面我國的國情是怎樣的?
學生:我國資源豐富,但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資源相對不足。
教師小結(jié):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資源相對不足。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板書:二、資源豐富 人均不足
教師:那么到目前為止,我國人口和資源的矛盾是否已經(jīng)不在進一步激化了呢?
學生:不是。
三個學生上講臺前模仿教材提供的相關(guān)對話;
教師:可見我國的人口還在不斷的增長,人均資源的占有量勢必還會繼續(xù)減少。另外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將持續(xù)增長。
學生閱讀P64材料:從石油出口國變?yōu)槭瓦M口國
教師:我國在自然資源利用方面還存在著很多利用不盡合理的問題,如有些資源利用不當或管理不善,還有些資源遭到了破壞和浪費,這樣就更加重了我國資源形勢的嚴峻性。(視頻連接: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存在的問題)
學生分小組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動
教師:你身邊有哪些對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的現(xiàn)象呢?
學生舉例
教師:我們應(yīng)該用什么實際行動節(jié)約利用和保護資源呢?請大家分組討論。
學生討論并在全班交流(成立小小環(huán)保隊、回收廢舊電池、垃圾分類等活動)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 地理課的繪圖教學
★ 我國的地理界線
★ 西藏簡介
★ 自然資源的概念